一。工作条件以太网IEEE802.3总线拓扑结构网络半双工网络工作信道:数据链路层的广播信道工作方式:无连接,信道空闲检测机制碰撞冲突检测机制曼彻斯特编码二。CSMA持续与非持续侦听非持续式当检测到信道有人正在使用时,数据链路层将会在一个随机时间之后对该信道的使用情况再次检测,在实际使用中,在等待再次检测这段时间中,信道上没有数据进行传输,这段时间是浪费的。持续式当侦听到介质忙时,数据链路层会持续侦听,一旦发现空闲立即发送。如果发生冲突则等待一个随机分布的时间再次发送。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持续式存在的冲突1.如果两个介质同时侦听到空闲并发包,会产生冲突。2.发包会产生延迟从而产生冲突。解决方法:P持续,每当检测到信道空闲时,有数据链路层决定以P的概率发包,以1-p的概率延迟一段时间发送,等于说用少量时间换取稳定。三。CSMA/CD协议特点(步骤)对介质进行侦听,如果介质空闲,那就进行发包操作。如果监测到介质忙,那么进行持续侦听,检测到空闲就发布。如果发生冲突,等待一个随机分布的时间再次重复步骤一。并且发送一个简短的加强广播信号告知所有设备发生了冲突。CSMA/CD协议
一。字符计数法 在帧头部使用一个计数字段来标明帧内字符数,当目的节点接收到字节计数值时就知道后面跟随的字节数,从而可以确定帧结束的位置(计数字段提供的字节数包含自身所占用的一个字节),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如果计数字段出现了错误,即失去了帧边界划分的依据,接收方就无法判断所传输帧的结束位和下一帧的开始位,收发双方将失去同步。二。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字符填充法使用一些特定的字符来定位一帧的开始(**ESC STX)与结束(ESC ETX)。为了使信息位中出现的特殊字符被误判为帧的首尾定界符,可以在特殊定位符前面填充一个转义字符(ESC)来区分(p.s. 转义字符是ASCII码中的控制字符,是一个字符,而非“E",“S",“C"三个字符的组合),以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接收方接收到转义字符就知道后面跟着的是数据信息而不是控制信息。如图,帧的数据段中出现DLE字符,发送方在每个ESC字符前再插入一个ESC字符,接收方收到数据后会自己删除这个插入的DLE字符,结果得到的依旧是原来的数据。三。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比特填充法允许数据帧包含任意个数的比特,也允许每个字符的编
wxl